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中卫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做法
发表时间:2022-11-14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中卫市完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经验做法

问:如何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更好为市场主体服务?

答: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营商环境优不优,事关市场主体办事体验,决定了市场主体能不能“留得住”,企业投诉渠道畅通不畅通,事关市场主体投诉落实落地,决定了市场主体能不能“稳得住”。为了优化营商环境,确保市场主体既能“留得住”,还能“稳得住”,中卫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规范话务人员管理,加大服务技能培训力度,完善服务企业知识库体系,畅通市场主体投诉渠道,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提供便利。

一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话务人员综合素质。以“塑造声音形象,秀出职业精彩”为主题,围绕“吐字归音、气息训练、声音情感、声音形象”等几个方面,组织举办了中卫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培训班,提升工作本领,增强规范化、标准化服务能力。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增强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以阳光政务服务品牌建设为突破口,紧盯贴心服务有“温度”、规范服务有“速度”、严格落实有“力度”的工作目标,制定了《宁夏(中卫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用语规范》,明确“耐心多一点,态度好一点,话音甜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服务优一点”六个一工作标准,设计接话服务情景模式3类29条54种,全方位、全流程规范了接话服务,从源头压缩和规范了接话时间,减少了来电人“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了热线电话接通率和群众满意度,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画上“硬杠杠”。坚持“谁主管、谁牵头”的工作原则,督促各部门(单位)围绕自身职责,结合工作实际,梳理惠企便民政策措施,并录入系统,建立知识库,为解答企业群众咨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中卫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共收集整理涉及市场主体的惠企便民政策措施标准答案1000余条,做到了解答群众咨询“一口清”。

三是畅通投诉渠道,拓展服务市场主体维度。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话务区设置企业投诉专席,设置“3”号按键一键转入受理企业咨询投诉。深入开展“百家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广泛宣传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受理企业投诉新功能,积极引导企业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获取政策。



中卫市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经验做法

问:如何提高企业开办的群众满意度?

企业开办指的是企业从核准名称到开门营业的全过程,包括核准名称、营业执照申领、公章刻制、涉税办理、社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办理、银行开户等环节。提高企业开办的群众满意度要从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降低企业开办成本等维度开展。企业开办牵头部门要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改进服务方式,坚持高效便民的服务原则,推行企业开办一窗集成服务、证照分离改革措施,进一步激活“放管服”改革红利,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准入环境,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实现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审批流程,企业办事“少跑腿”。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服务简化审批,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新模式,企业在市场监管部门一次提交开办申请材料,同步完成办照、办税、刻章等基本手续。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随到随办。依托企业登记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真正做到“零见面”。建立“一次性办理”“快递送达”等服务机制,按经营者需求已快递送达56户。

二是放宽登记条件,企业开办“自主化”。积极推行企业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实现企业经营范围标准勾选,鼓励从事新兴行业、新兴业态发展。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扩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范围,除涉及前置审批事项外,申请人可在办理企业登记时,以自主申报的企业名称一并办理。认真落实“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改革,申请人只要提交合法的经营场所证明,即可予以登记。推行“容缺受理”登记模式。允许企业一边受理审核,一边限期补充材料,有效推动行政审批再提速。

三是首办刻章免费,企业开办“零成本”。印发了《中卫市关于推行企业开办“零成本”工作的实施方案》,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进行对接,新办企业刻制首套公章(包括单位公章、法人章、发票专用章、企业财务章)费用由企业开户银行承担,实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已为企业节省开办费用102万元。

四是探索实行综合行业许可制度。运用宁夏政务服务网将多行业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梳理了相关行业事项要素、必要材料等,配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厅开发系统,力争再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更好服务企业,提升企业满意度。



中卫市执行合同指标经验做法

问:如何在民商事合同案件审判工作中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

答: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执行合同”指标主要衡量人民法院解决民商事合同纠纷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和解决合同纠纷过程中涉及的司法程序质量指数。为提升该指标评价成绩,各地人民法院应当采取加大适用网上立案、审判、执行力度,建立案件甄别和繁简分流制度,建立专业化审判团队等方法,减少案件审判耗时,提高案件审判质量。

一是加大适用网上立案、审判、执行力度。2021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且与线下诉讼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鼓励当事人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立案,引导当事人接受电子送达,大力推广互联网庭审。同时,在案件执行工作中尽可能适用网上保全和网上拍卖。

二是建立案件甄别和繁简分流制度。将民商事案件在立案时进行甄别和分流。适合通过多元解纷机制进行化解的,转入诉讼调解部门化解(但应注意办理时限,不能久拖不决);适合通过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的程序、由审判员独任审理、不开庭审理的,由速裁快审团队办理。

三是建立专业化审判团队。对于特殊类型的合同案件,在随机确定承办法官的前提下,辅助采取在专业审判团队法官中指定办理,以保证裁判标准、裁量尺度的统一。



中卫市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经验做法

问:办理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环节如何更便捷?

答:自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发证工作以来,为更好服务企业、群众,中卫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权登记中心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和优流程等“三减一优”工作,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采取数据共享、设置银行便民服务点等措施,全面压缩企业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限,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是“减环节”。在窗口外设置咨询导引岗位,给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引导,帮助填写申请表单,对登记材料进行预审。通过不动产数据与公安、民政、税务、市场监管、机构编制、卫健委等部门间信息共享,整合不动产登记、税务核税、交易备案等受理环节和收件材料,以“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以“在线办理”代替“排队办事”。设立综合受理窗口、企业专办窗口,建立“ 进一个门、在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跑一次路”的登记模式,真正实现了“一窗式受理”登记服务。登记环节由4个减少为2个,通过“减受理环节”的方式,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

二是“减材料”。对照《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中12类44项登记类型,逐类逐项进行清理,对法律法规没有要求的证、照、证明、税费凭证等申请材料进行删减。制定了《中卫市不动产登记指南》,明确各项登记的申请材料,利用网站、微信进行公开。积极推行电子证照的使用,探索“证照免提交” 办理模式,通过公示和减少申请材料,为企业前期准备压缩时间。

三是“减费用”。严格落实小微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免收登记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对相关承诺内容进行公示,不再要求小微企业提供证明材料,企业办理登记业务流程更为便捷。

四是“优流程”。进一步优化查询、受理、审批流程。通过宁夏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使用“我的宁夏”APP账号登录,实现了业务进度、房产信息、不动产自然状况、限制信息等查询服务,实现了权利人随时随地自助办理信息查询、政策咨询、证明打印等。落实“一次办好”承诺,为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通过提前预约、延时受理和上门服务等方式,受理企业抵押类急办业务,为企业融资发展开辟绿色通道。优化线上审批流程,由最初的“三审”变“两审”,“两审”变“一审”。通过“减审批环节”压缩办理时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