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吴忠市创新电力渠道打通最后一公里经验做法
发表时间:2022-10-25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问:如何构建共享电源“生态圈”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答:近年来,国网吴忠供电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互联网+”供电服务模式,积极构建共享电源“生态圈”,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解决了短时用电“难繁贵乱”等问题,极大便捷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推进优化供电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紧盯问题抓创新,探索智能用电新渠道。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紧盯农村群众临时、短时用电难等问题,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扫码用电”服务,开启了共享电源的新模式。一是解放思想抓创新。在已有办电、缴费等日常业务“线上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基础上,积极研发软硬件设备,搭建共享用电平台,创新推出共享电源“扫码用电”服务,支撑网上国网和共享电源设备之间的扫码用电业务通讯,打破“用户-负荷-电源”一一对应的传统模式,满足了农村广大群众对便捷用电和智慧用能体验的需求。二是提高站位抓推进。国网吴忠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共享电源项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立足群众的切身利益,统筹推进扫码用电全流程管控、运维管理,让用户通过“网上国网”APP扫码支付即可满足用电需求,有效解决了农村地区电网架构薄弱,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用电需求的问题。三是强化责任抓落实。以构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农村电网为总体目标,成立以党政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上率下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共享电源“扫码用电”服务加快落地,助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聚焦重点强产业,打通电力赋能新路径。坚持把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用电环境,首次探索出了一条“人-物-网-电”贯通的数字经济新业态。一是赋能农业经济。从满足不同区域实际需要出发,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及技术应用,积极宣传推广“共享电源”服务,不断拓展电能消费领域,促进了农业养(种)殖、农产品加工、特色村镇等方面的电气化改造,提高了农民生产效率,降低各类客户用电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经济振兴。二是优化农村电网。主动对接乡村产业项目用电需求,推出“固定式共享电源”服务,畅通办电渠道,提速用电流程,并组织供电服务人员主动走访,做好宣传解读推广,帮助农村群众通过即扫即用功能,满足农产品加工车间、蔬菜温棚、春灌秋收等“三农”工作需要,助力乡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电气化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三是节约资源成本。针对农村临时短时用电季节性强、聚集性明显等特点,整合云构架、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1535共享电源价值体系”,即一个平台、五种终端、三大突破、五大场景和五大价值,创新设置“即扫即用、据实结算、现时清付”服务功能,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动力电集中报装压力,减少临时用电重复报装和低效投资,节约配套投资和人力成本,大幅提升用户短时用电接电效率,实现了“短时用电零报装”。

三是注重安全优服务,构建共享经营新机制。聚焦群众多元化用电需求,创新共享用电模式,建立安全防护机制,着力优化农村生产生活和农业经营环境。一是注重低碳环保。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绿色出行”为切入点,科学合理布置共享充电设施,满足群众汽车、电动车、手机等“扫码用电”需求,有效解决了城镇充电设施少、高楼飞线难、电线私拉乱接等问题隐患,进一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二是注重高效便捷。着眼于“探索新业态、构建新服务、创造新价值”,积极与社会第三方运营商合作,建立配套制度,占领标准高地,加强运营管理,利用智能调控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加强用电预测,做好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确保用电高峰期电力可靠供应,营造了更加公平、更加高效、更加透明、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电力营商环境。三是注重安全生产。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数据分析模型,实时监控现场电流电压,计算用户用电量和费用,在网上国网APP增加共享用电应用模块,实现扫码、支付、用电、结算等用电业务操作,既保证了用户用电安全,也确保了费用透明,以便捷化服务切实提升了群众智能用电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已试点部署各类“共享电源”设备281台,累计服务扫码用电7.5万户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