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为贯彻落实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助推供给侧改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营造消费环境和氛围,引导消费回流。我局以“增强供给能力,促进消费回流”为主题谋划全年大型促销活动,通过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各种促销让利活动,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出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购销两旺的良好运行态势。一季度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2亿元,同比增长9.8%。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从销售单位看,城镇消费增速快于农村消费增速。随着我市旧城改造和扶贫攻坚步伐的不断加快,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98亿元,同比增长10.5%;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4亿元,同比增长6.6%。城镇消费增速快于农村消费增速3.9个百分点。城镇消费仍是消费主力,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3.61%。
(二)从行业看,零售、住宿业快速增长,批发、餐饮业增速下滑。批发业实现批发额3.94亿元,同比增长13.1%,较去年同期增速(20.3%)降低了7.2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97亿元,同比增长9.6%,较去年同期增速(-3%)提高了12.6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25亿元,同比增长13.2%,较去年同期增速(22.9%)降低了8.7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56亿元,同比增长11.4%,较去年同期增速(8.3%)提高了3.1个百分点。
(三)从经济成分看,个体经济仍是主力军。个体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9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9.75%,同比增长7.4%;股份制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3亿元,同比增长14.2%;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4亿元,同比增长17.9%;国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084亿元,同比增长15.7%;集体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048亿元,同比增长9.1%;其他各种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55亿元,同比增长4.3%。
(四)从县区看,原州区占消费总额的半壁江山。原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7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4.78%,同比增长9.9%;西吉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4亿元,同比增长9.2%;隆德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0.2%;泾源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10%;彭阳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7亿元,同比增长10.4%。
二、消费市场运行特点
(一)居民消费价格涨多降少。从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固原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上涨0.7%。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四升一降三平”运行格局。其中:食品烟酒、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6%、0.5%、2.0%、0.9%;衣着价格环比下降1.0%;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价格环比持平。
(二)主要食品价格均呈涨势。
1、吃、穿、用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据监测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市监测的36家批发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84%。其中:食品类商品增长13.74%,生活用品类商品增长11.30%,服装类商品增长9.73%。分类别看,监测的20个大类商品中,有16种销售增长,4种销售下降。其中:服装、鞋帽商品大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3.7%和22.2%;随着人们对生活品位和档次要求的提高,家用电器、体育和娱乐用品、饮料、食品和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增幅在11-19%;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化妆品类商品销售同比增幅较小,均在10%以下。烟酒类商品销售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23.5%。
2、生猪价格“断崖式”下跌。截止3月底,固原生猪每公斤9.6元,与2月的每公斤13.6元比下降29.4%,与去年同期的每公斤16元比下降40%,与2016年的最高点每公斤20元比下降50%,单价已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值,出现“断崖式”下跌。
3、鲜活食品价格大幅增加。随着春节居民购买力大幅增加和近期我市及周边地区降雪,气温的下降,影响了鲜活食品的生产和供应,供求矛盾拉动以鲜菜为主的食品刚性支出价格大幅走高。一是鲜菜价格上涨15.6%;二是薯类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17.6%和7.1%;三是羊肉、鲜瓜果和糖果价格分别上涨1.6%、1.4%和2.5%。
三、存在问题
(一)由于我市商贸流通行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步伐缓慢,企业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偏小,缺乏特色,结构上严重同质化。
(二)我市农产品市场供应调节功能弱、肉菜零售价格高、设施落后、功能单一等矛盾突出。出现雨雪天气,影响了鲜活食品的生产和供应,拉高了物价。
(三)随着固原市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升,居民消费趋于个性化、多元化,因车辆购置、上学、看病、购房等引起的消费外流现象严重,导致我市消费呈现“小钱花在固原,大钱花在外面”的现状。
(四)随着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增加,上涨速度快于家庭收入增长速度,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冲击,促使居民在制定消费计划时相对谨慎,存钱置房、存钱防老的想法还很普遍,在收入预期没有增强的情况下,一些中、低收入家庭以减少开支来应对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即期消费。
四、对策建议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一是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二是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扩大即期消费,同时要适时适当地提高中底收入水平,从而拉动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完善交易市场,促进交易便利化。借力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配套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蔬菜储备、应急保供、平易物价、发挥公益性等方面提供保障。开工建设义务小商品城和以特色商业街区为主的固原市“51015”商业生活服务圈(即社区居民步行5分钟到便利店,10分钟到超市,驱车15分钟到大型商场),增强城市商业网点便民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商业服务的质量和层次,满足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需求。
(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通过消费促销资金补贴,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利用节假日,闲暇时间多、喜庆气氛浓、群众购买欲望强的商机,以新品上市、换季清仓和特色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商品促销让利活动,保持消费旺势,做到“无节造节、有节造市”。积极研究促进食品、餐饮、百货、文化等消费热点的相关措施,拉动城乡消费。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才引进。围绕车辆购置、上学、看病、购房等重点领域,着力加大基础建设,改善居住和消费环境。引进能够带动我市医疗、教育等高端人才,提升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新供给满足新消费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