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积极对标先进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树标杆,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凝心聚力为企业纾困解难。2023年至今,永宁县在册市场主体达29283户,市场主体保有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经济发展正逐步恢复澎湃动力。
一是注入法治思维“强心针”。营商环境核心在法治,为切实将法治思维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永宁县率先在全区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誓师会议,明确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度、优化不动产登记等21个方面77项重点任务。在全县政府直属部门范围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思想大解放、政策大学习、问题大排查、工作大落实”活动,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举好“放管服”改革“指挥棒”。“改”字当头,设立涉企服务专厅,开辟“优秀企业家绿色通道”,提升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举措应用水平;“畅”字为先,实现简单事项“一网通办”,复杂事项全程“帮办代办”,为企业提供质效好、服务优、审批快的营商服务环境。截至目前,已签订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委托协议10余份,为全县80余家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为企业蓬勃发展过河架桥。
三是把握惠企政策“落脚点”。通过向企业“点对点”宣传惠企政策,“面对面”了解企业需求,把“企业找政策”转换为“政策找企业”,实现政府“领跑”、企业“零跑”,激活经济动力,稳定社会预期。发改、科技、商投等部门累计出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招商引资等各类系列政策23个,建立“千名干部包千企”“政企交心会”等系列服务机制,汇集惠企政策31项,奖补事项23条。年初以来累计减免企业负担1.98亿元,用“真金白银”助企纾困,为企业发展提振信心。
四是啃下难点堵点“硬骨头”。健全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形成针对性强、全链条保障的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理综合体系。充分发挥营商环境投诉“直通车”作用,接听企业电话50余通,受理企业反馈问题14件,发送督办函15份,做到问题受理100%。切实增强各部门责任感、紧迫感,对标先进抓整改,拉高标杆促提升,为企业发展营造敢干、敢闯、敢投的良好环境。
下一步,永宁县将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为企业消除隐患、降低风险、减少干扰,为企业健康蓬勃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