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银川市推行“五个一”极简审批改革,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
发表时间:2023-08-04   来源:营商环境优化服务中心     

银川在全国首创“一网通办、一表申请、一章共享、一诺办证、一评问效”五个一极简审批模式,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宁夏),融合了人社、不动产登记、公积金等多套专网系统,初步形成了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

一是“一网通办”,数据贯通。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造“银川政务服务事项综合窗口受理平台”,实现标准统一、数据同源的“一网”申报、“一网”审批,“一网”归集,改变了“一体化平台进、行业专网办、数据专网存”的传统模式,形成了线上与线下融合、专网向一体化平台汇聚的无感衔接新模式。截至目前,综窗平台已经实现与企业注册登记、食品生产、食品经营、不动产登记、房屋产权交易、道路运输、就业等38个部门专网系统的融合,实现与发改投资在线、工程项目审批、参保登记等高频应用系统的数据互通,在充分授权的条件下,一个窗口的工作人员,能通过综窗平台受理房产合同备案、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提取、开店准营许可、道路交通运输许可等跨领域、跨部门的多类事项,无需进行人工材料分发和二次录入。

二是“一表申请”,无纸申报。创新推出纸质表格变网页电子表单申报新方式,35%以上高频数据自动带入、无需填写,替代了“下载空表—打印填写—拍照上传”,实现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即可申报办理。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开发电子表单1600多个,覆盖如企业登记、餐馆药店超市等的准营许可、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提取、道路运输许可等400多个群众和企业最常办的高频事项,实现线上表单申报。同时,按照场景梳理上线“一业一证”网上特色专区,开餐厅、开药店、开酒吧、开超市等50种业态,把开店需要分别填写的多种表格整合为一张电子表单,实现网上一张电子表单办理一揽子许可。

三是“一章核验”,数据共享。在“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一枚印章激活数据”。启用“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数据查验专用章”,通过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从专网调出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学位证明、职称证明、出生医学证明、结婚证明、离婚证明16种证明数据,加盖数据专用章,激活沉睡数据为有效的申请材料,破解了数据不能跨部门流转共用的顽疾,打通了数据变材料的“最后一公里”,让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成为了数据跑路的主干线。截至目前,婚姻证明、身份证明、户籍信息已经广泛应用于群众办房产证免提交材料,学位学历证明和职称证明应用于药品零售行业经营许可办理的材料免提交,出生医学证明应用于“出生一件事”专区,来自不同领域的政务数据,经过“一枚印章”官方授权后,正在通过“一张网”充当群众办事的“快递小哥”。

四是“一诺办证”,无需证明。出台《银川市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和涉企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涉企经营许可、项目投资审批和证明事项3个领域84个行业265项办理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截至目前,针对市场主体的卫生许可、药品零售经营许可、医疗企业备案、建筑业企业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定、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等常办事项均已实现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网上提交告知承诺书,以信用为基础,应用电子签章,完成授权确认,全程不见面获得审批结果。

五是“一评问效”,闭环监督。建设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的“政务服务综合效能监管评价平台”,从叫号、受理、办理到办结,实现全过程数据呈现、时时跟踪预警;对电子证照、跑动次数和“好差评”应用情况时时监控;同时将办理频次高、范围广的事项办理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整体归集,借鉴医学体检报告形式,将在线政务服务督察考核变为“健康提醒”;通过量化的数据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为优化服务提供数据、为追责问责提供证据,形成“制度+数据”的“人”“事”同评政务服务管理新模式。截至目前,平台已经上线办件过程监管、叫号统计监管、事项情况监管、电子证照应用、“好差评”情况监管、特色服务专区、数字体检中心七大主功能板块,实现办事过程数据的实时汇集展示,月度办件情况、电子证照归集应用情况的智能化分析,自动生成分析报告,将在线政务服务督察考核变为“健康提醒”,把监管评估的依据逐步交给“数据”,把短板不足的海量分析重任逐步交给“电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