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用人单位和企事业职工“急难愁盼”、所需所想,创新探索新型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模式,依托“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项目和“宁夏金保工程二期”项目建成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体化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实现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全程电子化,为我区人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统筹推进谋长远,持续规范显成效。
2017年起,我区以“社保云”建设为契机推动电子劳动合同线上签订工作,初步实现部分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线上签订,为电子劳动合同全面应用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2020年,为推动我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数字化转型,实现人社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持续提升全区人社政务服务效能,我厅印发了《宁夏“数字人社”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将提高劳动关系服务保障水平,支持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建设列入专项工作计划。2021年,我厅以构建高质量、数字化、绿色发展的和谐劳动关系为切入口,组织全区政策、业务、技术专家集中研讨,重新梳理编写劳动合同线上签订业务流程,依托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流程线上签订、终止解除、调阅查询、统计分析等服务功能,充分应用电子社保卡身份认证、人员基础关键信息核验、电子印章签名等信息技术手段。以《劳动合同法》、人社部《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为指导,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和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规范线上劳动合同签订文本,统一全日制职工通用劳动合同、农民工简易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合同范本,印发《宁夏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操作指南》,确立线上线下同步操作、线上线下标准统一的合同签订流程,实现电子劳动合同签订“远程办”“就近办”“掌上签”,着力解决了劳动合同签订费时、备案不便、跑路多、备案变更不及时等问题。截至目前,全区线上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11万家,占用人单位总数90%,农民工签订简易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35万余件,线上劳动合同签订占新签订合同的98%,劳动合同电子化在全国位于领先水平。
二、聚力项目抓建设,全区推广促和谐。
我厅借助“数字政府”建设契机,依托自治区“政务云”平台资源,统筹推进我区“数字人社”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社会保障卡等一体化创新建设发展规划,积极争取自治区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落实宁夏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项目批复资金573.2万元和宁夏全民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金保工程二期)项目批复资金1113.16万元,立足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定位,从谋划“一盘棋”、构建“一张网”、打造“一个库”、推进“一体化”、用好“一张卡”五个维度同步发力,打造出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两大系统,于2021年4月27日在石嘴山市成功举办了宁夏数字政府建设行动计划暨人社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推进现场会,向全区各市、县人社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推介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劳动合同线上签订功能,并于2021年6月26日前完成全区推广任务,建立起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一体联动应用体系,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体协同的建设目标。截至目前,电子劳动合同线上签订累计136万余件,线上解除累计101万余件,同期线下签订合同备案942件,线下解除终止合同备案649件,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全程“不见面”备案工作,进一步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了方便,为全面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据资源融共享,业务协同打包办。
充分运用自治区政务云资源基础支撑能力,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按照“公共基础数据+专有业务数据”数据资源建设思路,围绕单位和个人两个维度建立覆盖劳动关系、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等业务数据库,实现全区人社政务数据资源省级汇聚。积极协调自治区公安、市场监管、民政、扶贫、住建、退役军人、残联等部门,依托自治区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建立起全区人社数据资源和政府相关部门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通道,实现内部数据资源整合和外部数据资源共享,形成集中统一的数据支撑供给格局。截至目前,已累计整合归集了903万条自然人基础数据和29万条法人基础数据,汇聚了近7亿条人社业务主题数据,共享了66.6万最低生活保障、2万低保边缘人群、79万脱贫人员、31万残疾人、14万退役军人的数据,实现个人、单位数据资源融通共享,有效保障了我区电子劳动合同签订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我厅还将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与就失业登记、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职工退休、劳动监察线索登记等进行打包关联,推出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打包办”,推进电子劳动合同在“企业招用员工”、“企业与员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职工退休”、“高校毕业生就业含灵活就业”等“打包办”业务场景深度融合,实现电子劳动合同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人事人才各领域内的应用工作。
四、拓展渠道提能力,聚焦服务惠民生。
打通与全国电子社保卡门户、“我的宁夏”、宁夏政务服务网、宁夏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i银川”等国家、自治区、地方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建立起直达社区、覆盖全区、辐射全国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利用人脸识别、电子社保卡实名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电子劳动合同签字确认、变更备案、调阅查询、解除终止全程“掌上办”“指尖办”,促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少跑腿”向“不跑腿”转变。将用人单位招收(转入)职工劳动合同备案、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备案、就失业登记等22个人社高频政务事项赋权乡镇,构筑起线上线下一体的人社服务体系,实现劳动合同备案和解除“就近办”“多点办”,着力打造“人社服务就在我身边”+“15分钟服务圈”品牌,有效扩大人社政务服务半径。截至目前全区各乡镇从“受理、审核、决定、送达”在乡镇(街道)全流程完成共办件15万余件。将电子劳动合同签订、就失业登记、社保参保登记、缴费核定等宁夏人社公共服务业务推向全国,实现300项人社政务服务事项中的90%不见面办理,52项人社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80余项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全力打造宁夏“数字人社”新名片。
五、大力宣传推广普及,精心营造良好氛围。
借助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厅门户网站等渠道广泛宣传电子劳动合同签订相关政策,结合“全国12333统一咨询日”、政府开放日等主题系列活动,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社区(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或区域,利用海报展板、信息简报、宣传手册等,现场帮助劳动者通过“我的宁夏”APP签订劳动合同。不断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微信视频号、微博头条等流量媒体,全力提升电子劳动合同签订的社会知名度,及时回应企业和劳动者关注问题,大力营造宁夏电子劳动合同应用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线上签订电子劳动合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