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中卫市打造“五位一体”格局 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发表时间:2023-10-10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2023年,中卫市坚持以服务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孵化+创业服务五位一体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和服务城乡各类创业者以创新眼光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创新实践抢抓发展新机遇,为加快建设先行市和美丽新中卫贡献激情、智慧和力量。

一是坚持创业培训“充电”赋能,培育内生动力。扎实推进马兰花创业能力培训提升行动,不断拓宽培训范围,提升培训层次,拓展延伸SIYB创业培训触角,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退伍军人创业培训、电商培训等适应各类群体的创业培训班,实现了创业培训进校园、进镇村、入社区。强化创业培训效果管理,针对不同创业阶段、有培训意愿的创业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扩大和提高你的企业培训和网络创业培训,将培训后创业成功率作为考核评估、下达培训指标的重要指标,督促引导培训机构不断探索完善教、学、练、用、评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参训学员提供体验式、学中创、创中学的创业教学体验,在实践中掌握创业所需的知识及能力,快速提升创业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截至7月末,已开展创业能力培训1290人。

二是释放创业贷款政策红利,降本减负轻装前行。为更好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的支持作用,缓解企业和创业者资金压力,中卫市委托6家经办银行24个经办网点宣传、受理创业担保贷款。借力公共服务进校园、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政策宣讲、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招聘活动等平台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鼓励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卫创新创业通过入户走访、发放政策宣传手册、微信推送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解读政策。进一步降低贷款申请门槛,支持路边经济发展,将美食街、早市摊贩等创业群体纳入贷款扶持范围。拓宽反担保渠道,反担保方式除财政供养、收入稳定的国有企业在职员工担保之外,新增正常经营个体工商户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技能工种从业人员担保等多种反担保方式。对贷款金额在10万元以内,金融机构认定的信用良好、经营稳定的特定群体,采取免抵押免担保方式发放信用贷款。截至7月末,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亿元,兑付贴息资金5382万元。

三是坚持创业补贴“政策找人”,激发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探索完善政策找人”“补贴上门反向办数据共享新模式,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协作优势,通过工商、人社、民政、退役军人、残联等各部门数据库对比,精准锁定补贴对象,覆盖宣传死角,确保政策应享尽享。严格落实自治区就业与创业服务局相关政策规定,对首次创业的各类重点群体,要求正常经营1年以上、带动就业2人以上(以工资流水发放凭证为准)并提供税务登记信息;同时对拟补贴对象公益性岗位安置、实习见习等就业援助政策享受情况进行联合审查,确保就业专项资金发放合规,全力保障资金安全。今年以来,已兑付一次性自主创业补贴6055.66万元。

四是聚力孵化载体培育建设,扶持培育新生力量。充分发挥创业孵化载体主力军作用,不断强化创业孵化载体培育工作。2023年组织全市推荐申报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经组织专家实地核查验收并上报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认定了中卫万达广场创业孵化基地和海原县泰丰创业孵化基地等2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共吸引121创业实体入驻孵化基地创业,吸纳670人就业。持续巩固完善现有孵化载体孵化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入驻园区,扶持创办风味小吃、直播带货、特色旅游等投资小、见效快、易转型、风险小的创业实体,截至目前,全市创业孵化基地达到25家,累计入驻创业实体3406个,创业带动就业59125人次。

五是提升创业服务水平,营造浓厚创业氛围。开展4期电商创业沙龙活动,为120名创业者免费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巡诊、政策宣传等服务,激发创业者创新创业活力。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开展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活动,鼓励动员各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基地发掘、推荐发展前景广阔、带动就业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大学生创业典型,力争在全区项目评选中取得佳绩。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创业服务生态环境,提升创业孵化载体创新服务水平,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精准化的创业服务。不断完善创业指导师工作室的功能作用,吸纳更多创业指导专家入驻工作室,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创业服务团队。整合全市优质培训资源,提升创业能力培训质效,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刺激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灵活运用政策,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力争使每一位创业者都能享受高效、便捷、低息的创业融资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