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银川市入选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
发表时间:2023-11-03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通知,发布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银川市成功入选。

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全方位体现了我市在落实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对我市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统筹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全面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布局信用建设“一盘棋”。坚持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出台《银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等,不断搭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梁八柱”。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走实信用建设“先手棋”。坚持把信用信息共建共享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建设完善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各类信用信息1.08亿条,实现信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以信息化、数字化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是健全信用监管机制,走准信用建设“关键棋”。坚持把信用监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积极推行信用承诺制创新事前监管,深入开展信用分级分类强化事中监管,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做好事后监管,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有力支撑了“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四是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走稳信用建设“制胜棋”。坚持把信用服务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加大信用领域应用,不断提升信用修复服务质效,创新信用融资服务方式,拓展信用惠民服务领域,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五是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走好信用建设“长远棋”。坚持把诚信宣传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常态化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以政府公信引领社会诚信,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知信、守信、用信、增信”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以成功入选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为契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政务、商务、社会、司法领域诚信建设,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基石”。一是切实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支撑水平。坚持把社会信用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不断强化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力度,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支撑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惠民便企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切实提升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水平。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提升信用信息归集质效和共享效率,畅通与自治区、银川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交换通道,因地制宜构建全方位、多渠道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打造全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总枢纽”。不断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在医疗、养老、家政、旅游等领域实施“信易+”工程,持续提升惠民便企水平。三是切实提升信用监管规范化水平。不断完善信用承诺、分级分类监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将信用信息记录和应用嵌入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规范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市场监管、住房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关键行业扎实开展信用综合评价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相结合,着力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四是切实提升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水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快推广“信易贷”模式。用好国有企业信用保障基金、工业风险补偿金和转贷基金,着力构建政银企风险分担机制,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可得性和便利度,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五是切实提升社会信用宣传教育水平。持续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开展诚信宣传和舆论监督,加强各类主体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长效机制,使诚实守信成为各类主体的自觉追求和价值导向,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