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彭阳县依托宁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 开展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
发表时间:2023-11-13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化材料在全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彭阳县出台了《彭阳县依托宁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开展全流程电子证照应用方案》,建立健全“两同步、两优先、两支持”的应用机制,积极推行“无纸化”审批、推广“免证办”服务,提高办事便利度,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

一、主要做法

(一)梳理电子证照共享清单。按照彭阳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51个审批事项中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6类电子证照共享清单,由王洼园区管委会和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审批局,对照各自部门电子证照(主要包括有效期内的所有证书、执照等),目前已完成共享清单填报和现场检验工作。

(二)加快电子证照生成。遵循“谁生成、谁负责”的原则,把控好数据质量,确保电子证照照面信息与业务信息一致。一是同步生成增量电子证照。推行电子证照生成常态化,将电子证照生成作为业务流程的正式环节,在生成纸质证照的同时生成电子证照,并推送至电子证照库。从2022年7月31日起,以上我县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6个审批事项全部实行生成电子证照。二是加快存量证照电子化转换。按照证照目录,对已颁发过的所有有效存量证照进行电子化转换,确保完整生成证照。按照“谁制作,谁负责”的原则,对所属证照生成的质量负责。三是建立电子证照常态化管理机制。各相关部门、单位确保落实电子证照随业务办理同步生成、随业务信息变更同步更新或废止。发现电子证照有误或缺失,及时核对纠正、补充、更新。

(三)大力推行电子证照应用。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全流程中将电子证照作为法定办事依据,推动部门间充分共享,提升审批、监管等工作的电子化水平,实现电子证照事项全流程在线生成及应用。一是新增电子证照在线生成功能。梳理从立项规划许可阶段到竣工验收阶段所有结果文书可使用电子证照的事项,将梳理后的证照模板、照面信息与电子政务办电子证照库进行对接,实现电子证照事项全流程在线生成及应用。二是新增电子证照数据统计功能。在审批系统中设置电子证照专栏,通过电子证照数据统计区域对各类电子证照事项的生成量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支持excel导出。三是新增电子证照办件展示功能。对所有电子证照事项根据办件信息进行展示,具备下载及在线预览证照文件(OFD格式)功能,达到区域内各部门电子证照结果共享。

二、改革成效

通过依托宁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建成全县工程建设领域电子证照共享应用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两同步、两优先、两支持”的应用机制,即同步生成、同步发放纸质和电子证照,优先受理、优先验证电子证照,支持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在线应用电子证照办理工程建设领域审批业务,支持各工改成员单位开展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应用等,实现政务服务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目标,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1.申请人通过“宁夏政务服务网”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督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上申请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办理,坚决杜绝“体外循环、隐形审批”现象。

2.自2022年7月31日起,全县范围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水利、交通)项目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6个证照电子化。电子证照(批复)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证照(批复)电子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获批,审批部门电子签章后将电子证照(批复)发送至申请人,申请人可网上自行下载或打印电子证照(批复),除申请人特别要求外不发放纸质证照(批复)。

4.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证照(批复)内部共享,申请人直接可从后台获取,不再重复提交证照,推广“免证办”服务。

5.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等6类电子证照可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和市场主体办理其他相关政务服务事项的依据,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截至2003年7月底,全县共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74个,核发建设用地规划电子证10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电子证15个,通过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获取共享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53个。与改革前相比,共减免材料27个,减少企业跑动次数73次,压缩时限9天。以社会一般住宅项目为例,推行电子证照以来,可为企业节省租金、人员工资等各类成本约2000元,以彭阳县年均新开工社会一般住宅项目20个计算,全年可为企业节省各类成本约1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