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石嘴山市依托宁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地”出让模式
发表时间:2023-11-17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石嘴山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发展导向,制定印发了《石嘴山市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施方案》(石政办发〔2022〕71号),推行产业项目“标准地”改革。石嘴山高新区率先在低效用地处置再利用中探索将“标准地”相关指标纳入用地协议,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拿地即开工”。

一、主要做法

(一)推行区域评估为“标准地”出让打好基础。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园区规划前提下,按照“应评尽评、能简则简”原则,落实《石嘴山市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方案》要求,在高新区优先选择企业亟需、园区必需的事项,完成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评估报告、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和水资源论证报告6项区域评估,并向社会公布,在高新区网站、公众号公示共享,拟用地企业如未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分级审批规定》中列明的,企业无需申请可直接获取,做到“免申即享”。

(二)构建“标准地”出让供应控制指标体系。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统筹考虑园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基础、区位地理条件、主导产业特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土地出让弹性年期等因素,在不低于自治区制定的产业项目“标准地”指导性指标基础上,由开发区依据项目产业的特点选择确定项目用地相关控制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

(三)提前做好“标准地”出让收储全面摸清存量家底,并通过转换思路租赁盘活、政府收储、部门联动司法拍卖、市场出清兼并重组等方式,在土地存量中挖掘增量,让原本“闲置”的土地、厂房资源重新焕发生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土地产权清晰无纠纷。2018年以来,石嘴山高新区共处置僵尸企业66家,盘活低效用地4872亩,增加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2022年石嘴山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全国、自治区的排名中获得双提升。

(四)明确“标准地”用地履约要求。一是在产业项目“标准地”供应时,由自然资源部门将产业项目“标准地”相关指标要求、建设用地工业项目履约协议文本和企业信用承诺书等内容纳入“标准地”供应文件,向社会发布“标准地”供应公告,组织土地供应;二是用地企业竞得“标准地”后,按规定程序和时间要求与自然资源部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合同》,按照约定缴纳土地出让金(租金)等税费,申请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核发不动产权证书;三是园区管委会与企业签订《产业项目“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协议中明确控制性指标、竣工验收、达产复核、违约责任、优惠政策等事项。

(五)推进“标准地”与审批制度改革联动。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后,石嘴山高新区立即派设“帮办专员”上门为企业提供代办服务,通过主动靠前指导、提前介入,为项目量身定制全流程审批方案,并实时更新办理进度计划节点,将“坐等”审批转变为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同步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供电报装、供水报装、防空地下室审批等6个事项,待取得土地后,领取建设用地规划、工程规划许可证,并于1个工作日核发施工许可证,实现“多证联发”。

(六)严格竣工验收和达产复核。在项目竣工后,组织有关部门,对照前期明确的“标准地”用地履约要求和《产业项目“标准地”投资建设协议》中约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容积率和综合产出等指标开展联合竣工验收,出具竣工验收意见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予以备案。项目开工后,高新区加强事中指导服务和监管,力促企业项目建设再提速、企业主体再减负,协助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快”。

二、改革成效

(一)简化申报环节。由串联申报、分别审核、单独发证,变为“标准地+承诺制”审批,一次申报、同步审核、多证联发,环节精简75%。

(二)精简审批材料。改革后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申请材料压缩至8项,材料精简53.3%,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可进行容缺受理,土地获取时间最长不超过一个月,通过“告知承诺制”、“多证联办”等方式统一受理,实现项目开工最多跑一次

(三)压缩审批时限。改革后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公示期)、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消防设计审查(特殊工程)最长3个工作日,审批时限压缩76.9%。

三、典型案例

(一)宁夏金莱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绿色环保型玻璃容器及包装材料产业化生产项目。该项目已于2022年 8月顺利开工建设,项目前期深入摸清存量家底,采取多种形式盘活低效闲置僵尸企业,让原本“闲置”的土地、厂房等资源重新焕发生机,推进土地资源和项目资源精准对接,实现园区对标招商、企业对标拿地,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安排专人对接项目办事人员,进行“事前辅导+帮办代办”,为其量身定制全流程、全事项审批服务清单,工作人员上门办、带领办,所有手续用了不到15天就全部办完,开始动工建设,开工至今已经完成了工作量的65%,累计投资近3亿元。

(二)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新能源、大数据、云计算用高性能电极箔项目。该项目已于2023年5月顺利开工建设,前期企业确认土地后,由高新区协调解决拆迁、草地林地土地属性问题,市自然资源局组织不动产评估公司评估土地单价,通过发布出让公告、确认竞买资格、支付保证金、中标公示、签订合同一系列流程,完成土地招拍挂,同时高新区“帮办专员”通过主动靠前指导、提前介入同步进行各审批事项受理,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量身定制全流程审批方案,帮助企业同步申报各审批事项,所有手续5个工作日内全部办结,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

四、流程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