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吴忠市“五个聚焦”着力推进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3-12-25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今年以来,吴忠市住房公积金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全市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建制扩面,覆盖范围更有突破。坚持建制扩面常抓不懈,围绕“巩固存量,扩大增量”的总思路,聚集“四个精准”,做大做强归集“蛋糕”。按照“低门槛、广覆盖、先易后难、逐步到位”的原则,深入全市具有一定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攻坚破冰,抓实做细归集扩面工作,想方设法将更多非公企业纳入制度保障范围,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力争做到“应缴尽缴、应建尽建”。1-8月,新增缴存单位102个,新增缴存职工2619人,月增缴存金额464.77万元。

聚焦精准宣传,提增效更有亮点。扎实开展“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全国住房公积金系统服务提升三年行动,集中开展公积金政策落实大宣传和服务提升月活动,结合实际开展“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月”活动,采取“线上推送+线下推介”融合宣传的方式,深入开展送政策“进机关、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楼盘、进银行”“六进”服务,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手册、现场面对面宣传、解答疑难问题等形式,持续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扩大住房公积金政策影响力,提高社会知晓率。1-8月份,通过开展政策落实大宣传活动,深入各工业园区开展扩面座谈18次,集中政策宣传20次,在各服务网点摆放各类宣传手册3500多份,发放宣传手册4500多份,特色宣传品3000多份。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微视频、公交车等平台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影响率、普及率、推广率。

聚焦守正创新,政策落实更有成效。根据国务院、自治区、吴忠市“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工作要求,按照因城施策、稳步推进的原则,在继续保留稳经济阶段性政策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公积金支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增加取消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人、二手房“带押过户”等新政策,更好地满足缴存职工多层次多领域的住房新需求,实现“安居宜居”目标,有力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修订完善贷款、提取管理办法和规程,全力做到“应提尽提”“应贷尽贷”。1-8月份,全市办理“一人购房全家帮”业务51笔,金额990.5万元;贷前提取业务260笔,金额2635.99万元;超过70万元贷款的业务103笔,金额6579.40万元;先提后贷业务236笔,金额10116.80万元;组合贷款业务101笔,金额3504.83万元。

聚焦服务提升,数据赋能更有力度。全面推行“数字公积金”建设,继续拓宽“网上办”“掌上办”服务功能,将“不见面、马上办”引向深入,数字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善门户网站、网上业务大厅、12329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实现服务提档升级。目前,30项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13项业务实现跨省通办,11项业务实现区内通办,网办率达到73.2%。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9项服务纳入政务服务统一平台。全面实现“全市通办”一体化服务,32项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办理。推进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和人民银行征信信息共享工作。“护网2023”网络数据安全实战攻防对抗演习取得佳绩。接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第28指导组现场服务指导。制定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数据治理工作专班,逐步推进数字化发展落地见效,力争让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更加好办、易办。

聚焦窗口建设,服务群众更有温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着重在“六个提升”标准上下实功、出实招,打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事项在满意中办结”,实行“六公开一监督”政务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减要件”“减环节”“减时限”“优流程”“三减一优”工作,梳理41项“四级四同”政务服务项目,精减要件8项,落实政务服务五项标准制度,实行“零填单”“好差评”、容缺办理等政务服务,积极开展“文明窗口”“星级服务”等评选活动,规范工作细节、服务行为,努力实现“五零”服务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