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银川市按下信用“修复键” 助力“诚”风再起航
发表时间:2024-01-16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近年来,银川市健全完善守信激励和信用修复制度,将“失信惩戒”与“正向激励”相结合,用好用活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为市场主体发展解难点、止痛点、通堵点。

一是加强协同联动,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修复。针对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案件,督促市场主体积极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依法依规让已履行义务的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失信名单,恢复市场主体商誉。

二是控制失信增量,助力市场主体造血再生。严格审慎适用纳入失信名单制度,强调失信惩戒的精确性,对确需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实行严格审批程序。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优先采取“活封”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的不利影响。

三是加大执行力度,坚持失信行为源头预防。在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及时向被执行人送达《风险告知书》,告知被执行人不自觉履行义务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和风险,从源头引导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对抗拒、逃避、规避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加大执行力度,进行信用联合惩戒,维护司法权威。

四是拓宽宣传渠道,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将诚信宣传贯穿到执行办案过程中,引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使市场主体充分认识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诚信守法意识。鼓励失信被执行人诚实履行法定义务,及时纠正失信行为,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推动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