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宁夏银川市坚持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夯实信用基础设施,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提升信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齐抓共管,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以制度建设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基础,搭建了银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四梁八柱”。一是高站位统筹推进。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小组统筹、发改部门牵头、各地各部门分工落实、各方广泛参与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效能考评,有力推进了工作落实。二是体系化政策支撑。推动出台政务诚信、信用监管、信用修复、信用信息管理以及各行业领域信用建设500余项措施等,构建了纵横相结合的制度体系,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支撑。
二、全面推进,开创信用建设新局。坚持把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不断完善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化、数字化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信息归集。按照“一网、两库、N系统”总体架构,建设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用发布、数据归集、协同监管、信用服务、监测预警等功能。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力度,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1.08亿条,实现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水电气暖等领域信用信息全量归集,覆盖各类主体;其中,市场主体纳税、用水、用电、用气、仓储物流、知识产权等6种特定信用信息超过1400万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十类行政管理信用信息近90万条。二是畅通开放共享。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持续提升信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深度和广度。目前,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自治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银川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常态化数据交换共享,与银川市政务服务综合系统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开放共享为信用信息查询、分级分类监管、信用联合奖惩、信用修复等应用提供丰富数据支撑。三是守牢网络安全。健全完善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平台规范管理、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等制度体系,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云安全防护等手段,提升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技术防护能力,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安全。
三、抓实监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坚持把信用监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一是积极推行信用承诺制创新事前监管。严格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梳理、公布银川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99项,规范政府行为;深入落实“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对“证照分离”333项办理事项,逐项确定改革举措、监管措施,压实压紧部门责任;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针对117项准入事项,最大限度降低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二是深入开展信用分级分类强化事中监管。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市场监管、住房建设、生态保护、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物业管理等18个重点领域、34个关键行业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信用综合评价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相结合,逐步推动全市随机抽查实现从“平均监管”“层级监管”向“靶向监管”的“三级跳”。三是构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做好事后监管。严格落实《全国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等要求,依法依规加大信息公示力度,优化企业信用报告功能,为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公众提供信用报告查询,不断加大守信激励,稳慎推行联合奖惩。截至目前,在政策兑现、评优评先、资金奖补、稳岗还补等领域累计实施信用核查近3万次,为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信用监管、激励奖惩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便民惠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坚持把信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加大信用领域应用,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一是提升信用修复服务质效。在“信用银川”网站发布信用修复流程与规范,提供信用信息公示查询、信用承诺、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一站式”服务,引导市场主体依托“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自主、便捷、快速修复企业信用;设立6888133信用修复服务热线,承诺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压缩至一日办结,实现异议申诉和信用修复结果与“信用中国”网站当日同步;已协助1800多家企业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二是创新信用融资服务方式。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积极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构建政银企协同机制,有效降低金融机构放贷成本和风险,增强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意愿和信心。在科技、工业、农业领域成立3只风险补偿金和转贷基金,建立制度化白名单推荐机制;设立总规模30亿元、首期规模10亿元的宁夏国有企业信用保障基金,推动国资国企实现更高质、更充分发展。三是不断拓展信用惠民服务领域。推动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公共服务领域信用惠民工作,在审批服务、创业就业、公租房申请、就医就诊、停车付费等领域,探索和拓展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为群众提供优惠、便捷的服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