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紧盯建设用地审批中的难点堵点,主动发力、靶向施策,多措并举优化申报与审批中的低效环节,持续推进“高效自然资源”建设。自治区确定的2024年100个重点建设项目(107个子项目),已批准和通过用地预审的子项目102个,占项目总数的95.33%。
一、当好服务保障“店小二”,破解建设用地报批难点。一是精准配置用地指标。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完善建设用地指标统筹调配机制,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安排同心等9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指标各600亩,自治区重大项目、“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用地需求应保尽保。二是持续提升服务质效。以“服务走在审批前”的理念,组织专业人员多次奔赴基层、直达现场,解答政策疑问,推动解决难点、堵点问题。为重点项目提供合规分析、用地预审等周到服务,提前研判避让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传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三是探索帮办代办机制。针对宝中铁路安国镇至中卫段扩能改造、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等一批重点项目,专人对接,全程跟踪服务。为用地单位提供坐标核查、报件预检、政策咨询等服务,指导优化用地范围,降低报批难度。
二、搭好高效办理“快车道”,破解审批质效提升难点。一是精简审批流程。建设用地组卷报批从“后置审核”转变为“前置服务”,从“逐级审查”优化为“并联审查”,使整个审批服务链条“扁平化”。二是优化审批环节。将规划选址论证、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论证等事项合并为规划选址综合论证。缩小建设用地预审范围,压减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等3项预审申报材料,对矿山企业在其矿区范围内实施的建设项目等四种情形,免于申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审批。三是缩减审批时限。制定印发《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标准化技术审查手册》等规范,实现用地审批“清单式”申请和“填空式”申报。保持即来即办、快审快报、7天办结、每周会审的高效运转模式。2024年1-9月,全区累计批准新增建设用地227批次(个),面积2.51万亩,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三、建好数字赋能“强磁场”,破解信息互通共享难点。一是推广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实施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审批系统升级提速等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实现前置证照“免提交”、群众少跑路,企业办事好评率始终保持100%、投诉率为0。二是强化数据共享共用。上线“建设用地共享数据库”“2023年度全区建设用地优秀报件共享案例库”功能,将1200多条用地定额标准数据和2023年度全区建设用地优秀报件数据向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开放共享,有效提升建设用地组卷质量。三是提升审批服务电子化水平。开发建设用地批复“线上看、网上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缴费入库“网上办”等功能,大幅减少组卷报批过程往返跑动。
四、做好项目保障“金管家”,破解项目落地实施难点。一是强化政策供给。先后印发《关于提升用地保障质效助力项目攻坚年行动的通知》《宁夏回族自治区临时用地工作指引》《关于规范规划许可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出台重大建设项目占林占草许可手续容缺受理、下放宅基地审批权限、完善供应制度等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靶向”回应交通、能源、水利等行业诉求。二是深化协调联动。年初主动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和各市县自然资源局对接,掌握全年全区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分类编制项目保障台账,提前部署组卷报批工作,分阶段、分项目督促指导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及时高效推进项目落地。三是优化保障机制。实施“重点项目用地重点标识、专班保障、分片包抓、全程督办、上门服务、销号管理”保障机制,推进“征、批、供、用”全链条有效衔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