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宁夏石嘴山:数字赋能 助推交易服务质效双提升
发表时间:2025-01-26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近年来,宁夏石嘴山市以聚焦数智化改革为引领,依托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深化“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的实践。通过运用数字化改革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有效激发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活力,促进了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一、交易流程数字化,构建“最佳路径”。依托自治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模式,交易主体均使用加密数字证书登录,进场交易项目从项目受理登记、招标公告发布、开评标场所预约、提交投标文件,到开标、评标、中标公告发布、合同签订等交易环节实现全程线上办理,全程可溯可查,交易效率有效提升。2024年,石嘴山市完成各类交易723场次、946个标段,交易金额达到49.62亿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13.98%和32.6%。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分别达到97.83%和100%,进一步优化了公共资源交易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二、开标评标数字化,打造“最优流程”。升级交易场所的软硬件设施,确保电子评标室全面覆盖,全面实施网上招标、网上投标、网上“不见面开标”、远程解密、电子评标的无接触服务,进一步提高场地使用效率和开评标效率。打造不见面开标大厅,创新实施“开标+专家自助抽取”一站式集成服务,扩充开标席位,在每个开标室安装专家自助抽取设备,招标人无需离开开标室即可完成专家抽取,大幅缩短了开标时间。建立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合作机制,在全面实现工程招投标区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跨省远程异地评标,2024年共为1713个项目提供了1909个席位的远程异地副场服务,完成了13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成交金额达到2.77亿元。

三、交易见证数字化,营造“最优环境”。根据《进场项目见证服务工作规程》,持续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将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点对点”语音联络系统、人脸识别门禁、视频监控等关键软硬件设施紧密相连,成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见证体系,覆盖交易全过程见证、开评标现场管理和项目沟通无障碍,实现“一人多标”的高效见证服务。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为纪委监委、发改、审计等监督部门提供了远程在线监督功能,确保交易项目的远程全过程在线监管。强化交易活动监测,推动联合惩戒,及时将交易主体的不良行为推送至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2024年共记录了47名评标专家、2家代理机构、5家供应商的不良行为,并将这些信息推送至各行政监督部门。

四、交易档案数字化,提供“最佳服务”。建成150平方米标准化档案室,安装配备智能监控系统,专人负责档案分类整理、编号、存档等工作,对历年项目档案进行全面梳理,建立电子索引目录,实现交易项目档案的规范化查阅、标准化管理。自2024年8月起,对所有进场的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实行档案电子化管理,代理机构无需再制作纸质档案,实现交易项目档案的电子化存储,交易主体满意度显著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