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数字政府”建设,银川市通过“AI+政务服务”方式,基于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银川市“一网通办”平台服务能力,利用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成果,应用RPA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研发上线了“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以下简称“智能审批”)。
2024年1月银川市正式开展“智能审批”试点工作。梳理“智能审批”事项清单,形成事项审查规则和处理标准,基于全区数据交换平台、电子证照库等共享数据资源研判审查条件,应用OCR图像识别、NLP语义分析、RPA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对上传材料自动比对、智能核验,所有办事人员在同一套公正、透明的规则下办事,解决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审批环节标准不统一、运作不透明等问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可靠的审批服务。
通过“无人工审批”试点工作的实施,政务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从传统的小时级审批缩短到分钟级,审批效率提升了近90%,显著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审批公正性与透明度显著增强,依据统一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政策要求,对审批事项进行科学分解和结构化、标准化配置,确保所有申请按照相同的标准处理,增强了审批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群众办事体验持续优化,通过“智能审批”“即来即办、即办即走”的高效服务模式,使企业群众办事成本大幅降低,满意度与获得感显著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实施“智能审批”,推动了政务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智能审批”是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的一种行政审批形式的创新,是对传统审批流程的一次深刻变革。银川市先行先试已上线(包括县市区)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变更企业名称、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新办、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变更、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延续、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登记变更等26项“智能审批”事项办事服务,通过“智能审批”服务办理业务4997余件,为办事企业提供3分钟审批服务,审批时限由小时级缩减至分钟级,审批效率提升近90%,切实让办事企业群众体验到“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快捷高效的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