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银川破题涉企监管 打造“守信减负”新生态
发表时间:2025-09-16   来源:营商环境优化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银川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规范涉企执法的安排部署,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在全区率先探索并实施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切实减少涉企行政检查频次,提升行政检查的精准度与效率,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监管效能,全力打造“守信者受益、合规者减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严控入口,精准筛选实现“优中选优”。为确保名单权威性,严格履行“企业自主申报、部门联合审查、会商认定、市政府专题会研究审议、公示公告”五步评定程序,审查单位针对自主申报的872家经营主体开展联合审查,以信用状况为基础,对申报主体实施全景式画像,综合考量企业合规经营、依法纳税、劳动保障、发展潜力等因素,严把“白名单”入口关,最终筛选出信用等级高、合规经营的112家企业列入首批“白名单”,为全市企业树立“合规经营者轻装前行”的示范标杆。

二、释放红利,配套免检降频清单精准落地。为最大化政策获得感,提升“白名单”企业的体验感,银川市以清单化呈现行政执法事项,厘清执法边界,确保检查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配套梳理并公布了首批221项免检降频事项清单,聚焦高频、共性检查领域,实现“一次梳理、全域适用”的标准化管理,在市级层面,生态、住建、交通等11家市直部门共推出35项免检降频检查事项,在县(市、区)层面,共推出186项免检降频检查事项。同步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通过在线监控、视频巡查等智慧手段降低现场检查频次,实现“无感化”管理。“白名单”企业在遇到不规范的行政检查行为时,可通过企业服务专线(5556666)及时反映问题线索,对于违规检查行为实行“即诉即查”。

三、动态闭环,“能进能出”激活企业生命力。为确保名单的公信力,实行动态管理模式,一方面,实行正向扩容,定期开放申报通道,持续吸纳更多的合规企业进入“白名单”,另一方面,设立“一票否决”动态监测和退出机制,对已入选企业进行定期复核和不定期抽查,对违规企业即时清退并公示。通过能进能出的灵活机制,打破终身制保护壳,积极引导企业筑牢合规底线,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确保“白名单”企业的含金量和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实现“准入—评估—退出”的管理闭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