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银川市开展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发表时间:2025-09-17   来源:营商环境优化服务中心     

知识产权人才是发展知识产权事业的第一资源,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银川市紧扣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部署,统筹人才、人社、科技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突出“培土、育苗、引凤”三项举措,着力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培育力度,为打造创新强市聚势赋能。

一是优先培土,强化知识产权人才政策支撑。将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纳入《关于建立健全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的改革方案》,着重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优秀人才提供政策支持。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积极配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知识产权局)组建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支持各企事业单位组织知识产权人才参评及聘任工作。推荐知识产权领域申报青年拔尖人才、特聘专家、专家服务基地等人才项目。

二是着力育苗,拓展知识产权人才成长空间。参与签订西部省会城市知识产权跨区域协同保护合作协议,将人才交流作为战略合作重要内容。组织全市首届专利检索分析暨知识竞赛、知识产权论坛,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导为银川市专利信息分析人才、企业运营人才提供专业指导,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借助闽宁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契机,与福建省各市知识产权条线人员开展互学互助、交流研讨,提升银川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人员专业能力。

三是倾力引凤,扩大知识产权人才富集广度。运用“才聚银川”政企招聘平台为企业引进知识产权顾问,通过赴外引才、人岗双选会等系列活动,加大知识产权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指导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知识产权团队进行内部激励,对获得中国专利奖等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荣誉表彰的团队和个人予以资金鼓励。制定《银川市知识产权专家库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知识产权专业技术、法律实务、经济管理、综合管理类专家50名,为银川市知识产权技术调查、综合培训、项目评审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成立银川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划入12名事业编制人员,强化信息服务、维权援助专业人才队伍。

2024年,银川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宣讲、“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提升”培训、知识产权“民企行”活动等各类培训辅导35期,逐步培养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企业知识产权运营官,引导代理行业从业人员提升合规经营意识。2024年8月,按照《银川市高精尖缺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认定知识产权等领域高精尖缺人才5名。推荐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人才积极申报知识产权研究软课题9项,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添智力”“增动力”,为加快打造“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创新强市集聚更强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