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科技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环境优化等措施,支持企业依托飞地平台,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团队引育、成果转移转化、市场拓展等,助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做大做强。
一是政策引导强动力。在建设之初,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等形式,充分分析论证建设飞地研发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出台《银川市飞地研发中心和飞地孵化器备案支持办法》,支持以企业为主导,在科技资源富集区建设飞地研发中心,每年按飞地研发中心当年研发费用总投入的15%,不超过100万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建设成效明显的市级飞地研发中心,向自治区科技厅推荐,争取支持,进一步激发企业向外找资源、强创新的动力。
二是政府搭台拓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合作格局,鼓励引导飞地研发中心借助当地优势,拓宽合作领域,在人才、项目、技术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助力自治区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建设。隆基宁光(杭州)飞地研发中心紧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与沿线国家、地区能源公司、协会开展合作,建立国际化创新合作机制,在加纳、尼日利亚、马里相继建立加工厂和办事处,通过国际化创新合作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共享智能铸造(北京)飞地研发中心与中国铸造协会开展合作,开发打造中国铸造协会数字展厅、产能地图、大学堂等平台,为铸造数字化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优化环境聚人才。完善飞地平台聚才机制,明确飞地研发中心与银川市本地企业在人才、项目等政策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改革优化科技人才评荐机制,确保飞地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威力传动(上海)飞地研发中心负责人蔡训堂认定为银川市首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共享铸造(北京)飞地研发中心和宁夏汉尧(宜春)飞地研发中心与其母公司联合组建的创新团队认定为银川市科技创新团队。
自建立以来,飞地研发中心发挥平台资源优势,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引育方式,拓宽成果转化通道,为银川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借助飞地平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飞地与本地之间实现良性循环,加速科研成果本地落地转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