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宁夏吴忠市:以“信用”之钥 开启高效能治理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5-09-19   来源:优化营商环境和法规处     

宁夏吴忠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决策部署,锚定“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目标,以制度创新为牵引、以数据融合为支撑、以场景应用为抓手,构建起覆盖事前承诺、事中分级、事后修复的全链条信用监管服务体系,构建“信用赋能、精准监管、惠企利民”的“吴忠样板”。

一、深化信息平台融合应用,推动信用监管从“粗放”向 “精细”转变。聚焦信用数据碎片化、监管精准度不足等问题,以平台整合、分类施策为抓手,实现风险“看得见、管得准”,全面提升信用监管质效。一是推进平台数据深度整合。以吴忠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企信通”平台为核心枢纽,推进全市具有执法权的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及重点行业平台数据互通,重点归集行政处罚、抽查检查、经营异常、严重失信等8类80项数据,通过1820类数据维度为14.2万家市场主体建立“一企一档”信用档案,累计归集信用数据超1.42亿条,实现跨部门信息实时共享。二是实施精准分级分类监管。创新构建“通用+专业”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通用指标聚焦企业基础经营维度,全面覆盖纳税履约、合规经营等核心评价要素;专业指标则结合行业特点差异化设计,针对食品、药品、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特征,定制专属评价维度,实现“一业一策”精准画像。将企业信用风险划分为A、B、C、D四级,系统自动完成分类并实时动态更新、即时预警。截至目前,对企业超期未年报、行政处罚未履行等潜在风险提前72小时预判,精准发送预警信息12458条。三是提升平台综合服务功能。针对食品行业风险防控需求,在“企信通”平台植入“数字食安”智能监管模块,实时采集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数据,通过算法模型自动识别原料溯源信息缺失、仓储温度异常、过期食品在售等风险点,累计拦截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事件230 余起,推动食品领域企业信用A级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持续完善平台查询功能,企业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后,系统可自动关联数据库,实时反馈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失信主体、抽查检查结果等全量信用信息,为市场主体提供信用信息全覆盖查询支撑。

二、健全闭环管理机制,推动信用修复从“难办理”向“快复出”转变。针对以往“重处罚、轻修复”问题,重构“申请—审核—修复—共享”全周期闭环流程,让失信主体“能纠错、快复出”,助力经营主体重回发展正轨。一是建立信用修复审核机制。将信用修复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紧密衔接,实行三级审核制度,明确信用修复条件、材料清单和办理时限,确保审核流程规范、高效,避免“多头跑、反复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30%。二是创新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提醒函》,提前告知企业信用修复的权利、流程及所需材料。提供线上线下双通道办理服务:线上依托信用监管平台开设“信用修复专区”,企业可直接在线上传证明材料,并实时查询办理进度,实现“零跑腿”办理;线下在政务服务大厅专设 “信用修复窗口”,安排专人提供 “一对一” 精准指导。同时,推行“承诺容缺”,企业签署承诺书后,可先行受理修复申请,后续在5个工作日内补齐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全而反复跑办。截至目前,已帮助758家失信企业完成信用修复。三是实现信用修复信息共享。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建立跨层级信息同步机制,审核结果实时同步更新至各级信用平台,为跨部门监管提供统一、准确的信用依据。市场监管、税务、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托“企信通”共享结果实施联合检查,守信企业检查频次再降30%。

三、强化信用结果应用,推动惠企服务从“单一化”向“场景化”转变。将信用建设深度嵌入政策兑现、融资服务、行业自律等领域,让守信企业“得实惠、享便利”,以信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推行信用代证改革。实行企业专用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资金申报等45余个领域推行“一纸信用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材料”,依托平台实现信用信息跨部门互认,预计全年可减少企业跑动1.2次,节约合规成本500万元以上。二是建立激励约束联动机制。在稳岗补贴申报中嵌入信用核查机制,系统自动对接信用平台调取企业信用等级,对A、B级守信企业直接豁免人工核查环节,对C、D级企业启动风险复核;同时将信用数据与补贴发放系统绑定,守信企业无需额外提交证明即可自动匹配补贴额度,1420家信用良好企业“免申即享”惠企资金880.37万元。推广“信易贷”平台应用,推动6599家企业入驻平台,促成融资授信1.5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引导社会组织协同参与。鼓励引导食品、建材等12家协会建立会员企业信用档案,制定行业信用评价标准,记录会员企业产品质量、合同履约、投诉处理等信息,定期公示信用红黑榜;联合监管部门开展信用培训,为会员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材料预审、流程讲解等定制化服务,开展修复指导186次,通过专业指导提升企业信用管理能力,构建“政府+协会+企业”多元共治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