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宁夏固原:破壁垒强监管 全力打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发表时间:2025-10-22   来源:自治区统计局网站     

宁夏固原市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聚焦市场准入、要素获取等重点领域,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机制,推进“存量政策清理”与“增量文件审查”协同发力,切实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一、创新机制建设,筑牢公平竞争制度根基。坚持制度先行,以体系化、刚性化的制度设计,确保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一是体系化构建“四项制度”。系统出台并实施《固原市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方案》《固原市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固原市公平竞争审查抽查机制》《固原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形成覆盖审查全流程、监督各环节的“制度闭环”,为审查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操作指南和坚实的制度支撑。二是刚性化落实审核要求。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坚持“谁起草、谁审查”原则,建立重大政策措施会审机制,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拟定的重大政策措施,须经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审查后方可提交审议。近两年来,累计完成会审161件,从源头防范化解21项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风险,筑牢了公平竞争的制度防线。三是清单化破解审查难题。将国家规定的四大审查标准,细化为本地区常见的四类负面行为清单(明确涵盖限制市场准入退出、限制商品要素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给予特定经营者优惠等具体情形),为审查人员提供“按图索骥”的操作指南,大幅提升审查精准度与可操作性。

二、创新审查模式,提升源头治理综合效能。坚持关口前移,推动“存量清理”与“增量审查”同步优化,从政策源头保障竞争公平。一是规范审查流程。制定《公平竞争审查基本流程》,将审查流程明确为“起草单位初审—征求利害关系方意见—公平竞争审查机构复核—会审(重大政策)”4个关键环节,明确每个环节责任主体,并配套标准模板。尤其对涉及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领域的政策,设置“征求相关经营主体及行业协会意见”环节,通过线上征集、线下座谈等方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2025年以来,已对新增的110件政策措施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提出修改意见21条,其中8件文件因存在潜在公平竞争风险,经要求起草单位修改调整后方才出台,有效预防了排除、限制竞争问题。二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针对公平竞争审查专业性强等特点,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对部分复杂或影响广泛的重大政策措施,委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进行独立评估,为审查决策提供更加客观、专业的建议支撑。三是扎实开展存量政策清理。全面梳理2024年7月31日前制定的各类政策文件,共清理出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8件。经审慎评估,依法废止4件、修订2件,保留2件,破除制度性壁垒,为经营主体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11万户大关,较2020年增长22%以上。

三、创新监督手段,构建多元共治长效体系。强化内外监督协同,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公平竞争政策落地生根。一是建立响应机制拓宽监督渠道。依托《固原市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畅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15投诉举报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专栏、市场监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监督渠道,明确“3个工作日内受理、10个工作日内核实并提出初步意见、情况复杂的可适当延长并及时告知”的工作标准,将外部监督压力转化为内部改进动力。近三年来,通过精准宣传和高效响应,群众投诉举报量持续为零。二是实施专项清理监督政策落地。建立年度专项清理与重点领域督查相结合机制,每年组织1-2次集中清理行动,聚焦工程建设、以旧换新、经贸奖补、医疗卫生、教育、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行业,对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清理及督查结果及时通过政府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形成“清理-公开-监督-完善”的管理闭环。在2025年专项清理中,共排查出6个方面问题,均已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到位,切实维护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三是实施政策评估激发市场活力。建立政策措施定期抽查和评估机制,通过文件抽查、数据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动态监测政策实施后的市场竞争状况与实际效果,确保其持续符合公平竞争要求,形成了“审查—清理—评估”的动态管理闭环。2025年以来,已对2024年8月1日后出台的41份政策文件开展随机抽查,覆盖30家政策制定机构,有效推动了政策优化与市场响应。

四、创新共治格局,凝聚优化环境社会共识。加强宣传引导与能力建设,推动形成全社会维护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一是强化宣传培训。针对审查工作专业性强、人员变动等特点,围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公平伴您前行”等主题,连续多年开展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综合运用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现场咨询和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普及竞争理念,营造良好氛围。同时,结合审查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提升需求,常态化组织专项能力培训。今年以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培训审查人员及政策制定机关相关人员400余人次,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切实增强了审查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全社会的公平竞争意识。二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桥梁纽带与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其参与相关政策制定的前期研讨,及时反映行业诉求,监督成员单位经营行为。探索组建由执法人员、法律工作者以及“两代表一委员”等构成的社会监督员队伍,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