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总结盘点“十四五” 聚力奋进“十五五”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发表时间:2025-10-27   来源:黄河保护和发展处     

“十四五”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历次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先行区建设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新宁夏建设全局,统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起点谋划、全方位推进,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实现新跃升。坚持“一河三山”生态环境基准线,统筹推进贺兰山生态修复、六盘山“山水工程”、罗山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66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9.48%提高到11.5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8%。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腾格里沙漠宁夏段防风阻沙带全线贯通、毛乌素沙地流动沙丘基本固定,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缩减”,水土保持率达到77.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劣Ⅴ类水体、城市黑臭水体持续保持“动态清零”,黄河宁夏段干流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进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连续保持在80%以上。

二是“四水四定”探索新路径。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在全国率先开展“四水四定”试点,建立区市县三级水资源“双控”指标体系。深入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循环利用开源,探索出城镇污水“零排放”、非常规水配额等特色经验,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30.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6。建成银川都市圈城乡供水、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中南部城乡饮水等跨区域供水工程,超过630万群众改善了生活用水条件,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位于全国前列。

三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现代化产业体系,特色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8%以上,现代化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占比超过8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10%,现代煤化工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值超2000亿元。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绿电园区,推动新能源与特色产业耦合协同,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0%。创新能力持续增强,R&D经费年均增长1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4倍,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7倍。

四是要素改革获得新突破。推出生态环境改革事项240项,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年均增长15.5%,构建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先行先试推进用水权、土地权、山林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六权”改革,构建资源有价、使用有偿、交易有市、节约有效的制度机制,72个引领示范效果好的试点模式得到中央改革办和中央财办肯定,先行区建设6个方面16条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集中向黄河流域各省区推广。建立黄河宁夏段干支流及重点入黄排水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宁夏、四川跨省域水权交易入选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践探索案例。

五是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坚持每年将75%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业,办成近180件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实施居民收入提升行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57缩小至2.34,城镇新增就业年均稳定在8万人左右。建成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国家级示范区,新增各类教育学位超14万个、医疗床位3000多张,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岁。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各民族团结进步、亲如一家。

展望“十五五”,宁夏将坚定扛牢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建设先行区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瞄定“先行”的关键点和突破口,精耕细作、守正创新、久久为功,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持续在服务和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探索路径、作出示范,奋力开创先行区建设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