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川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纾困惠企政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民营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增长、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一是突出打造重企为企服务环境。坚持顶格服务、顶真支持、顶诚护航,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企业服务环境提升推进大会,制定出台打造更好更优服务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20”条政策措施,实施市场主体梯度培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评选表彰50名年度优秀民营企业家和30家年度优秀民营企业,全面释放支持企业、尊重企业家强烈信号。大力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建立“早餐会”“交心会”等政企沟通常态机制,提级重组企业服务中心,设立一体化企业服务专厅和24小时为企服务专线,在西部首推“独任审批师”制度,为企业提供专职、专责、专厅、专线、专员“五专”服务,全市实现13类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成为全国第二个、西部首个开展经营范围自主公示改革城市。聚焦让企业家有面子、有位子,推动设立“企业家日”,为优秀企业家发放服务保障卡,提供绿色通道、子女入学等优厚礼遇,切实在全社会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全市新增民营企业1.15万户,同比增长12.53%,民营企业总数达12.3万户,同比增长10.06%。
二是突出强化惠企帮企政策措施。着力把拼经济、抓发展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率先在全区制定出台强信心稳经济“25条”、推动工业经济增长“20条”等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设立总规模7亿元的工业企业转贷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实施“千名干部包千企”活动,开展欠费不停供、清欠中小企业账款等保障服务,全力为民营企业降成本、减负担,解难题、增动力。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18笔,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84.4亿元,降低企业社保费9.42亿元,兑现各类奖励补贴资金1亿元以上,新增贷款391.4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43%),有力的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1-7月份,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3%,拉动规上工业8.5个百分点,带动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贡献率达66.6%;交通运输、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集聚性、接触性服务业行业企业呈现加快恢复态势,带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3%,成为稳定全市经济运行的“定星盘”和“稳定器”。
三是突出构建引企聚企产业生态。坚持把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作为吸引企业投资置业的优势条件,大抓产业、大抓工业、大抓项目,紧紧围绕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大力发展“三新”产业,打造“两都五基地”,全力推动重点产业链式集群发展。深入实施项目建设提速行动,扎实开展“五比”活动,先后开展4批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举办多次集中签约,18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和302个自治区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分别为81%和5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9.97亿元,同比增长8.8%,环欧35GW太阳能、晶钰10000万千米金刚线、吉利多晶硅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8%。坚持把服务好现有企业和项目作为最好的招商引资“金色名片”,晶环年产1200万片蓝宝石切磨抛、蒙牛乳业全数智化工厂等25个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中环50GW太阳能单晶硅、隆基光电等大项目产能持续释放,单晶硅、乳制品等优势产品实现成倍增长,拉动全市“三新”产业同比增长31.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5%;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47.4:50.4,对全市经济贡献率分别为2.3%、51.9%、45.8%。
四是突出增强护企安企法治支撑。坚持依靠法治和市场,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清理各类市场准入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政府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全市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8.1%,分别高于全国、全区15.2、10.6个百分点。持续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实行每月1-25日“企业安静生产期”,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全市从轻、减轻处罚案件111件,不予处罚24件。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出台便民利企21项措施,成立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诉前调解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企业家人身权慎用强制措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银川市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以务实的举措、真抓的干劲、过硬的作风,持续打造更好更优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动力,扎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