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行政审批事项
索 引 号 /2020-00826 发文时间 2020-07-31
发布机构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性 有效
标 题: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卫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卫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你厅《关于报送中卫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函》(宁交函〔2020〕378号)收悉,项目代码: 2019-640502-54-01- 004688。经我委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中卫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工程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并研究,同时根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卫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宁发改交通审发〔2020〕17号)、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咨询报告及安全性评价报告,现批复如下:

一、项目规模及路线走向

项目全长9.054公里,其中主线长7.614公里,含1座1.228公里黄河特大桥,同步建设连接定武高速的互通立交连接线1.44公里。项目起点位于扶农渠桥头,与既有迎闫路顺接,路线转向西南沿美利渠布设,之后设置黄河特大桥跨越滨河路、黄河、迎大路,设置不完全互通与既有常乐互通立交相接,之后上跨定武高速,终点与国道338线呈T型交叉。

主要控制点:起点(迎闫路)、美利渠、滨河路、黄河、迎大路、定武高速、终点(国道338线)。

二、主要技术标准

同意本项目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黄河公路特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桥面宽度33米,全线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其他技术标准应符合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三、路面结构

同意本项目初步设计推荐的路面结构方案。路面上面层为5厘米厚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8厘米厚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基层为36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20厘米厚级配碎石,路面总厚度69厘米。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沿线实际对路面结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结合材料供应情况补充完善各结构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选择合理的级配类型,确保路面使用质量和寿命。

四、桥梁、涵洞结构形式

同意全线设置特大桥1228.0米/1座,中桥26.0米/1座,涵洞13道。特大桥主桥上部结构采用双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下部结构采用实体式墩台、承台桩基础,引桥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钢混组合箱梁+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组合,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肋板台、承台桩基础和桩基础;中桥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矮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桩基础。新建桥涵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为1/300,中桥和涵洞均为1/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2g。

施工图阶段应进一步优化桥涵结构形式和方案,以确保桥涵结构安全。

五、路线交叉

本项目设立体交叉1处(不完全互通),分离式立交1处,与等级公路平面交叉3处,管线交叉39处。

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立体交叉平纵面及分汇流段的线形过渡,加强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提高服务水平及运行安全性。

六、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同意本项目交通安全、管理、养护、服务设施及监控、通信、收费系统设计方案;同意全线合并设置养护工区、治超站(含路政、中卫执法分局)1处、收费站1处。

七、工程建设用地

原则同意该项目建设用地规模50.0794公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和集约用地。

八、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经审定本项目总概算为109305.56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90656.96万元,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为5434.6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008.89万元,预备费5205.03万元。资金来源为:除申请交通运输部车购税补助资金外,由你厅通过自治区财政安排的普通公路建设专项资金统筹解决;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落实常乐收费站及定武高速匝道连接线投资约6832万元。

九、工期安排及项目组织实施

项目自开工建设起工期为3年。宁夏公路建设管理局负责建设项目主线及定武高速匝道连接线LK0+650—LK1+440.395段工程,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常乐收费站及定武高速匝道连接线LK0+000—LK0+650段工程。

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组织建设,从严控制概算投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相关规定,落实生态红线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四制”管理规定,确保工程质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2020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务微信
智能问答
政务服务
关闭